本文目录
朴树:和周迅有过一段情,分手20年还是好友,余生不会辜负吴敏菲《不惑之旅》卓晓婷真不是《丑女无敌》的范春花,9年前就长这样乐坛奇男子朴树,到底有多神奇朴树妻子身价上亿,为什么还玩缺钱梗朴树:和周迅有过一段情,分手20年还是好友,余生不会辜负吴敏菲
2018年8月27日,高晓松的一则微博将“朴树”和“周迅”送上了热搜。再次将他们曾经的恋情曝光于大众面前。
如今,二十年过去,再看朴树、周迅的感情,
才明白分手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用来形容朴树,再合适不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走半生,归来剩下的是什么?
油腻?眼神浑浊?颓废?志得意满?疲惫?
不管是什么,生命的痕迹如此清晰透彻地烙印在身上,挥之不去。
而朴树,一如往昔的老头衫、格子衬衣、大短裤、马丁靴,
没有油腻感,只有目光清澈,干净如雪。
人人称颂or羡慕他,他却保持着清醒:我就觉得我没那么好。
对于俗世来说,朴树就像一个过客,
在别人屈服或征服的时候,他冷冷地,理智地保留了自己的真诚与完整。
时间回到1995年,音乐人高晓松接到一个年轻人的电话,他要卖歌。
于是,在一个小树林边,高晓松第一次见到了朴树。
在高晓松看来,这是个奇怪的年轻人,斜刘海、长发飘飘,眼神清澈又冷漠,一脸高傲。
浑身透着肉眼可见的拧巴与不屈服,带着对外界的戒备与疏离。
见年轻人迟迟不开口,高晓松问:就是你要卖歌吗?
他说:是,我是朴树。
高晓松让朴树唱唱他要卖的歌曲,一开口就镇住了高晓松。
他说:你能写能唱,人长得也好,干嘛卖歌,自己当艺人不更好?
朴树的回答,再次震惊了高晓松。
他说:我觉得现在音乐圈的人都是傻*,我卖歌赚钱,自己出唱片。
如果是一般人,早就被气走了,但是高晓松不是一般人。
他慧眼识英才,一口答应要帮助朴树出唱片。
朴树一听这话,终于乐了。
他觉得这样很好,自己能够专心搞音乐,就很好。
这就是朴树,对世俗不屑一,骨子里带着对音乐的执著。
也只有音乐,才能够激起他的热情。
后来,朴树和高晓松签了合约,
4年以后,朴树如愿推出了自己第一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
里面写满了对新世纪,对千禧年的期待。
当时整理专辑曲目的时候,考虑到专辑主题,
朴树非常反对将《白桦林》放到专辑里面,但是遭到了高晓松的强烈拒绝。
为了说服朴树,高晓松反复劝说朴树,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朴树点头答应了。
不出高晓松所料,这张唱片一经推出,直接卖破50万张,朴树一炮而红。
一夜之间,朴树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无数人的偶像
朴树的音乐到底有多能打动人?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这张专辑里,有一首歌《New Boy》
里面有几句歌词: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
新世界来得像梦一样,让我暖洋洋。
跟千禧年多么的搭调。
20年后,这首歌在一个综艺节目上被一个年轻乐队翻唱,唱哭了嘉宾张亚东。
不过也很少有人知道,朴树曾经为这首歌重新填词,把名字改成了《永远年轻》。
这一次的歌词,变成了:Just那么年少,还那么骄傲,两眼带刀,不肯求饶。
果然,很朴树。
果然,这世上,没有几个朴树。
四年后,2003年,朴树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生如夏花》,更是引爆乐坛。
内地最佳男歌手”、“内地最佳唱作人”、“内地最佳编曲”、“内地最佳制作人”......
各种奖项,朴树拿到手软。
然而,盛名之下的朴树,其实很不快乐。
这些灯红酒绿、锦衣华服、金屋玉食、万人追捧与他的内心,格格不入。
他骨子里的执着与真诚,不允许他沉沦俗世。
他对这一切,如此不屑,如此厌弃。
各种商演如纸片一样飞来,朴树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演出占据。
他对这一切都很愤怒,开始拒绝一切商业行为,跟经纪人之间屡屡开战。
第一张专辑推出后,适逢2000年春晚,
现在的年轻人,大抵不知道当年这个年份有多么的特殊。
末日传言、新世纪的躁动等,都让这一年格外不同。
这一年的春节,普国同庆,春晚也顺应潮流,不断推新,光主持人就有二十多位。
港台艺人大批量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也是首次。
像章子怡,董洁等人都是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她们青涩的脸上,写满了高兴和意气风发。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开心,除了朴树。
这也是他第一次上春晚,与其他明星的格外兴奋相比,
朴树耷拉着一张脸,从头到尾连一丝笑容都不舍得露出来
和周围喜悦的氛围大相径庭,大家不知道的是,
就是这样的严肃,能够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也已经是朴树的妥协。
前几天,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导演组跟他商量要求他假唱,
他直接拒绝,后来更是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经纪人打电话给他,骂他:你怎么那么牛X?:
朴树回怼:我他*一点都不快乐,我不喜欢。
经纪人指责他:你是要毁了所有人吗?
朴树被说服了,他最终选择了妥协,也是最后一次妥协,
之后,他开始明目张胆地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在世俗的标准面前,他选择了做自己。
几乎每一个颁奖典礼上,他都是同样的形象:拘谨、紧张永远背着书包,
感谢词永远都是一句:谢谢大家。
经纪人给他安排的各种采访,他统统拒绝。
他说自己生病了,不能出去。
公司安排的各种商演活动,他直言:不想去。
实在扛不过去(没有骂过经纪团队),就憋着气,带着怨气,上完节目,继续自闭。
他不明白,这个世界怎么了,他只想做音乐,为何要被卷进这巨大的洪流中呢?
他挣了很多很多钱,随随便便一场演出,都是一套房的钱。
他的商业价值,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却也剥夺了他从音乐中获取的快乐。
他摸着自己心爱的吉他,却弹不出一个音符,他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难以自拔。
终于决定了结这一切,盛名之下无虚士,
在事业最美好的时候,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前途无限的时候,
朴树关闭了自己,从此,十年不相见。
很多人猜测,导致朴树自闭十年的原因。
不仅有音乐与世俗的摩擦与碰撞,还有一份 情感 的灼伤,她就是周迅。
朴树与周迅的 情感 ,媒人是高晓松。
2002年,高晓松在策划自己的电影《那时花开》
男女主人公,他分别选了朴树和周迅。
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于当时而言,风格过于大胆,拍摄手法带着明显的生疏与青涩。
主题也不是大众的,而是沉重的思考,如风岁月,滚滚红尘。
人们之所以对它津津乐道,不过因为朴树与周迅。
那段因戏而起的恋情。
那一年,朴树27,周迅26,都是最好的年纪。
朴树与周迅的相恋,是高晓松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两个人,太多相似之处了。
初见面,是在一间教室。
周迅主动打招呼:我叫周迅,演员。
朴树的沉默依旧,他吭哧了好半天才回答:我叫朴树。
他们同样沉默与孤寂,脑回路清奇,晚上起来看到冰箱,会说“孤独是三角形的”
面对孩子,他们同样不敢要,因不敢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
这样的相似,文艺,清高,寂寞,成熟又纯真,
注定两个人会从戏里走到戏外。
朴树对人,一贯冷漠,但是面对真爱时,却露出完全不同的模样。
在周迅面前,他的真诚坦露无疑,
一贯沉默的他,对着周迅能够滔滔不绝地说上三天三夜。
甚至为了让周迅在车上多睡一会,守在车门口。
两个同样真诚的人相恋有多可怕?
高晓松说,当时两个人在片场,就像连体婴儿,总是腻在一起,视旁人如无物。
甚至惹毛了高晓松,因为开工时间过了很久,两个人却还在你侬我侬,不舍分开。
关于这段 情感 ,坊间还有个传闻,
据说,当时周迅跟贾宏声还没有分手。
有一天周、贾二人窝在家里看电视,
电视上正在上演颁奖典礼,朴树正是领奖人
让贾宏声吃惊的是,朴树脖子上的项链如此眼熟,
竟然是自己送给周迅的礼物。
贾宏声一气之下,将周迅扫地出门。
这个坊间小道消息,被人传得沸沸扬扬。
后来贾宏声出来回应,说其实不是项链,而是衣服。
而且他也没有把周迅扫地出门。
但是后来他又出来澄清,说周迅朴树在一起的时候,其实他和周迅已经分手了。
孰真孰假,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随着朴树和周迅的分手,这段过往,更是无人在意。
两个人究竟为何分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周迅爱上了别人,一个模特,
有人说是周迅常年拍戏,两个人聚少离多。
大众看来,周迅这个精灵般的女人,如玫瑰花一般,敢爱敢恨,
爱时绚烂夺目,来如夏花,恨不得生死相随。
激情散去时,也及时抽身,不会委曲求全。
只是,朴树,据说被这段情伤得很重
他自闭十年,是否也有此原因?
十年后,朴树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仍是那么真诚、纯粹。
2013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坦诚自己过去的日子里,其实是生病了。
过去的十年,他一直在跟自己抗争,抑郁症深深纠缠着他。
谈到过去的十年,他跟鲁豫说:混呗。
李响追问他时,他吞吞吐吐,
终于说了实话:我不知道,对音乐没感觉,我感觉自己在走下坡路
最终,对于那十年,他没有给大众一个具体的说法。
2014年,他带着《平凡之路》回归,
每个人都从歌曲里听到了他的呐喊。
那年他41岁,不惑之年。
对这样一个天之骄子,观众给予了充分的宽容和爱护。
毕竟,他身上的清清白白,是多少人的梦啊。
朴树一如既往地真诚坦诚,
上跨界之王时,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来参加节目,
他耿直发言:说实话,我这段时间真的需要钱。
全场,包括电视机前的人们,哈哈大笑。
只有朴树,一脸严肃。
因为他在做MV拍摄,是真的需要钱。
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正如人们不理解他怎么能如此耿直
人们习惯了以“假面”示人,习惯了活在套中。
面对这样的人儿,大家反而不知所措,反以为是异类了。
那时节,“朴树缺钱”成为一个居高不下的热搜话题
以至于后来参加别的节目,表现得很配合的时候。
人们都在猜测:朴树,又缺钱了?
再次出现的朴树,一如既往地才华横溢、真诚纯粹。
带着跟过往的和解,包括对周迅的 情感 。
这些年,他身边有了一个视他如宝,容忍他一切的妻子——吴晓敏。
如今,二人已经结婚17年,但可惜的是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周迅身边,很多人走走停停,李亚鹏、李大齐,2014年,花落高圣远
巧合的是,周迅大婚之日,正是朴树回归之时。
跟普通人“分手即是敌人”不同,这两个人,分手之后,亦是朋友。
周迅的朋友都在祝贺她新婚之喜时,她却在朋友圈转发《平凡之路》;
朴树演唱会,周迅会送去花篮。
周迅新电影上映,朴树会去捧场。
高晓松曾说,他跟周迅提起过朴树当年为她守车之事。
周迅笑了,但是眼里含着泪花
这样的两人,太过相似,所以没有意难平,只有知己难逢。
与他们而言,过去的就是过去了,生命的痕迹在,但是未来还是可期。
现在的朴树,出现在大众眼中时,不再是过去的拧巴严肃,更多的是笑呵呵。
他穿着运动裤,骑着小电驴,穿梭在街巷。
有时也会突然带着乐队,出现在北京街头,有人问他在干嘛,
他说不干嘛,就是想唱给那些早出晚归的人,那些生活特艰辛的人。
而周迅,结束与高圣远的婚姻之后,没有再婚,
她跟阿雅一起参加综艺节目,聊生活,聊人生,带着岁月的从容。
这样的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惊才绝艳。
面对自己的人生,也选择了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
不委屈自己,与生活和解,真诚面对,全心付出。
事过,如春梦,春风吹过了无痕。
或许,这才是世人向往的“少年”。
文|沈千鹤
《不惑之旅》卓晓婷真不是《丑女无敌》的范春花,9年前就长这样
《不惑之旅》你看了吗?有网友说主角梅婷和陈建斌的戏份越来越少,感觉卓晓婷和冯春生才是主角 除此之外,还被网友讨论的就是剧中女演员的脸了,因为她们要不然就是整的有点过了,要不然就是能明显地看出脸上是调整过了 比如剧中乔清浅的妈妈,脸部有些僵硬,她是属于整得有点过了的 不过现实中的她好像更有个性一点 乔清浅的扮演者于明加跟之前也有点不一样了,这是她之前的样子 现在的她苹果肌的地方也有些僵硬了,不过脸上其他地方跟之前还一样 再有就是林婉柔的扮演者吴晓敏(吴敏菲),她看着倒是没有那么地僵硬,但也能看出来她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这是她之前的样子 哦,对了,她就是朴树的老婆 卓晓婷的扮演者被说应该也调整过,因为整个脸看起来也有点怪 被说得最离谱的也是她,因为于明加和吴晓敏虽然都调整过,可很容易就能认出来 但是卓晓婷就不一样了,有人说她“换头”了,因为有网友说她就是扮演过《丑女无敌》的范春花,这看着就有点离谱? 扮演卓晓婷的演员叫张姝,扮演范春花的演员也叫张姝 可其实她们完全就是两个人啊,很多人误以为是一个人,只是名字一样而已 因为9年前卓晓婷的扮演者张姝就长现在的样子了,2012年的时候有一部剧叫《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卓晓婷扮演者张姝参演了这部剧(上面这个女孩) 虽然照片中的她没有现在精致,但这一看就是卓晓婷啊 2013年的时候微博中的她是这个样子的,比现在瘦一些,但也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卓晓婷的扮演者张姝 而在2013年的时候有人跟范春花的扮演者合影了,这也能很容易地看出来她就是范春花的扮演者啊 所以她们压根就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位歌手的名字也叫张姝,还是有人把她跟卓晓婷弄混了 就是这位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歌手,她可真不是卓晓婷 所以别再说卓晓婷“换头”了, 再换也不可能完全认不出来啊,三个人三个张姝乐坛奇男子朴树,到底有多神奇
朴树能有多皮? 他和王菲一样, 他皮得我行我素, 还让人恨不起来。 八百年上一回综艺,众人群星拱月间,却发现朴树窝在角落一脸惆怅,问他怎么了,他揪着衣角为难地说道:“到点了,我该回家睡觉了......” 2018年《跨界歌王》,主持人问:为什么想来参加节目? 答:因为缺钱。 主持人不肯罢休,又问:《清白之年》这首歌,是想表达什么心境? 答:嗯......忘了。 他和媳妇吴敏菲参加节目,小吴含情脉脉地问道:“老公,如果有一天我比你先死怎么办?”朴树搂搂她说:“没事,我会好好活着。” 这么多年,朴先生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话风格简单粗暴——能一个字说话,绝不会说两个字废话。 他是采访届的泥石流,让主持人头疼的问题男中年。但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从未入世的老男人,却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让他得以缱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像个诗人,又自在地像个孩子。 游离在世界边缘,却被世界偏爱的朴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01. 忧郁少年 朴树,原名濮树。 1977年,四岁的他跟着家人从南京搬到北京大院儿。 当时的他,对北京人只有一个印象—— 皮! 几个半大小子常常冲着他做鬼脸儿,要不就偷摸扒他裤子,性格内向的朴树刚开始还含羞捂腿,后来脸皮越练越厚,拿大人的老话儿说,这孩子是典型的蔫淘啊! 这段经历让他的性格颇具雏形——既有南方人的安静,也有北京人的贫,神经纤细,还有点直男的不解风情。 朴爸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名物理科学家,可以说小朴误打误撞,生在了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世家。作为打小就物理不及格的他,地位尴尬堪比误入男澡堂的女娇娥,在老父亲的日夜鞭策下苦不堪言。 他还有一个哥哥,叫濮石。石头哥从小就爱听歌儿,国内的情歌国外的摇滚,逮住什么听什么,后来干脆离家出走当了一名流浪歌手。 那时的朴树年龄尚小,在父母隐隐约约的抽泣声中,手指发麻地解锁一道又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由于哥哥的离家出走,父母将更多希望倾注在他身上,繁杂的课业常常压得他头皮发麻。 偶尔抬头看看夜深人静的繁星暗涌,想得也是哥哥收音机里那些美妙的音乐,他所有学习的动力,都是为了父母,还有老爸承诺的,考了第一名,就送他一盘猫王的卡带。 那时北京高干子弟的出路无一例外: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留学,娶妻生子。奈何多年后的他只做到了最后一个,还只做了一半儿,只娶了妻,却没打算留下一儿半女。 好了,时间先回到朴树“小升初”的那年,他当时的成绩简直让全家人抓狂...... 为啥抓狂?北大附中分数线173.5,而小朴考了173,就差了区区0.5分! 要说这世间遗憾,无非是差一步美满,差一环满贯,区区跬步,却毁人千里,命运的机关算尽,大概也不过如此。 老濮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北大教授的儿子怎么能考不上北大附中?他不服啊!口干舌燥奔走了一个月,求爷爷告奶奶,最后仍然拗不过命运的大粗腿。 老濮仰在沙发上连连叹气,事已至此,他不得不承认也有他一个教授办不到的事。这个男人的无力感从未源于事业,反而全部来于两个儿子....... 而那头朴树也不好过,脑袋里只有一个声音——我没考上,我爸妈没法做人了! 他认为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打那之后,他的心就蒙了一层灰,生病了。 察觉到儿子异样的濮妈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得出的诊断结果是 :青春期抑郁症。 本就沉默的少年变得更加沉默,终日面无表情喃喃自语,似乎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02.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 人为什么会憋疯?迄今为止,心理学家也一脸问号。 他们认为,除了遗传,大概就是没有合适的宣泄出口与合理的世界观。 所幸的是,二十多年前的朴树,找到了适合他的宣泄途径——玩儿音乐。 由于生病,他中途休学了一年,父母也不敢吹胡子瞪眼刺激儿子,后来的整个高中他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好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就混到了高考的日子。 对生活缺少欲望的他,对未来的人生也没什么野心,除了音乐,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回馈父母。 考前几个月,他忽然发疯似的啃书本,打复习战,最后被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顺利录取。 其实他这么玩儿命还有一个自己的小九九:濮爸以前说过,考大学吧!考上大学就让你留长头发,玩儿摇滚!我跟你说大学可好玩儿了! 濮爸哄儿子的话,他是真的听进去了。 可真到了大学,真相却相去甚远..... 留起长发不修边幅,整天背着把破吉他的他经常被当成不良少年,有一次还被误认为是谁家走丢的流浪汉,直接被领到了派出所。 这大概是小白兔朴树人生中第一次上当受骗,这骗子还是自己老爸。感觉到智商被一百分爆锤的他第一次做出了反抗——退学! 朴树的世界是单纯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接受或者拒绝,做或者不做。他是少数敢想敢做,遵从内心世界的成年人。 濮爸觉着儿子只是闹脾气,托关系为他保留了一年学籍,没成想这小子这次是玩儿真的! 挣脱学校束缚,似乎一瞬间甩开了所有压力,所有灵感一触迸发。 在这段闲云野鹤般的自在日子,他常常晃荡着大高个子,背着吉他独自跑到小河边自弹自唱,那些流动的心事在他的笔尖下变成跳跃的音符,顺着青年忧郁的唇角流向江河万物。 此刻,他与音乐,融为一体。 心无挂碍的日子没过多久,濮妈委婉地提醒他:“儿啊,你要不要去端盘子挣点钱?”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早该挣钱养活自己了。 其实朴树对这个世界的触感是后知后觉的,甚至有点迟钝,他更像一只用触角感知世界的蜗牛,虽然行动迟缓,落后了同伴一大截儿,但他只要下定决心,就会背着自己的重量不缓不慢地走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这时有朋友问他,你那么会写歌儿,怎么不卖歌儿啊? 恰好此时有个同学推荐了高晓松,那时的小高又白又瘦又美,出了几首歌初尝人红好滋味,揣着大哥大烫着小卷毛儿,在北京胡同里穿街过市。 某天慵懒的中午,小高刚吃完饭正在剔牙,忽然来了个电话。一接起来,电话那头支支吾吾,有点结巴但不废话—— “我我.....我想卖歌儿。”电话这头的朴树使出吃奶的劲儿终于憋出了这句话。 03.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1996年一个闷热的夏天,青年时的他抱着一把破吉他唱着一首心血来潮写出来的歌儿,对面坐着高晓松和麦田老总宋柯。 这首歌是前几天他花了十分钟写完的,当时他独自坐在河边儿,陪伴他的只有周围几只明艳盛放的红色鲜花儿,他被那种张扬的生命力打动了,便写下这首歌的demo——《那些花儿》。 北京酷暑难耐,大太阳刺辣辣地照在他的身上,琴声悠扬,简单质朴的歌词,声线几乎没有起伏,像流浪漫天的蒲公英,一点一点落在行人的内心深处。 高晓松热得一直冒汗,就想赶紧听完出去,旁边的宋柯也一直抹眼睛,他定睛一看,发现宋柯竟然哭了..... 作为好哥们儿,俩人熟得不能再熟了,老高还从没见宋柯哭过。 “我说大男人别整这恶心人的,怎么了你?”老高有点麻,他只会哄女人。 宋柯哭得梨花带雨,只嘟囔了一句:“唱歌这小子,我要了!” 第二天,他签约了麦田音乐,宋柯如获至宝,老高却看着合同上“濮树”这两个字若有所思。 他寻思这小子这么有才,以后万一火了,粉丝排队签名时这名字也太浪费时间了,不如就改成朴树吧! 1996年,作为新人的他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问世了,但这只是麦田对他的热身包装,三年后的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才真正让他大火起来。 当年这张专辑冲破了30万张的销量,朴树成为年度新人黑马,专辑中的《那些花儿》和《白桦林》一直挂在那两年的热歌榜首。 似乎就在一瞬间,平凡青年朴树从默默无闻到鲜花簇拥,好像一下子从温水里被捞进滚烫的热锅中,虽然被众星捧月,手里也有闲钱了,但他却再次感受到当初年少时的身不由己,和更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从始至终,他只想写歌,卖歌,简单生活。 一时间无法调节,他又陷入了抑郁的漩涡,整夜失眠,不得不靠药物维持精力。 2000年,央视春晚想找个“特别”的年轻人首唱,他们看上了低调的朴树。 他刚想拒绝,就被一句话怼了回去: “有多少人挤破头皮想上去,那意味着你会被几亿人同时看到!” 其实朴树压根不想被看见,安静是他唯一的追求,人多了他就心慌!但胳膊始终拗不过大腿,最后他还是去了。 于是那年的春晚,全国观众看见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神情淡漠地站在舞台上,表情凝重地唱着一首歌儿,跟现场浓烈喜庆的气氛格格不入。 父母看着电视里的儿子即骄傲又有点生气,濮爸不满地嘟囔: “这臭小子,大过节的拉拉个脸,好像谁欠他两百万是的!” 但也正是这次春晚的露相,让电视机外一个叫周迅的女演员注意到这个有点颓废的男青年。 那时的迅美人儿刚和贾宏声分手,与朴树一样,小贾也是带点颓废的痞帅,估计当时她就得意这口,稀罕长头发浪里浪荡的文艺青年。 不久,媒体坐实了两人恋爱的消息。他与周迅合作专辑,一起拍mv,有了爱情滋润后的朴树状态也似乎越来越好了。 还记得周迅对他说过,你抽烟的样子很像他(贾宏声)。不知是小周把他当作了替代品,亦或者深入了解后,发现他并非是她想象的样子,这段恋情没有维持多久就消散了。 失恋后的他沉寂了一阵儿,那段时间他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安静,白天录歌儿,晚上坐在马路牙子上,看车来车往。 2003年,30岁的朴树发布了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突破了50万的销量,一跃成为内地出场费前三的男艺人。 这张专辑的序言是: “在蓝天下,献给你,我最好的年华。” 如此精炼总结性的语言,未免让歌迷担心,朴树是不是要退圈了? 果不其然,自打这张专辑过后他就销声匿迹了,除了2007年参加综艺《名声大震》外,他就像被施了隐身术一般无迹可寻,也是在这期间,他与演员吴晓敏低调注册结婚。 2009年,他与麦田的合约到期,彻底恢复了自由身,也大概是从这时候开始,他真正从内心解放,开始了自在如隐士一般的生活。 就像他的《生如夏花》,我们每个人都是想要绽放的夏花,只是有的人未拼尽全力,而有的人努力绽放过,反而更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后记: 2014年,久未露面的朴树终于被韩寒拉出了山,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中,一首《平凡之路》打动了无数人尘封的心。这,说的不就是每个人平凡的人生吗? 生活是一场修行,或许在沉寂的十年里,他已经与世界和解,找到了 情感 的归属,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朴树,需要钱了就出去唱唱歌,他不懂 时尚 ,用着老式诺基亚,出街有时候就随便套着老婆衣服。对此,吴晓敏早已习以为常,她宠他,就像宠一个大孩子,也说过就算他一辈子不工作也会一直养他。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而为的朴树,大概是少数没有事业心还不被讨厌的男人。 如果你问为什么,那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朴树梦,但却没有人敢拥有他那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