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八佰历史背景《八佰》背后的真实历史情况是怎样的八佰的真实历史八佰的背景是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八佰》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真实历史是什么八佰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历史背景:一、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当时中国尚未统一,国内还存在很多军阀 一个国家居然存在三个政府,此时日军在上海主动发起攻击。8月14日南京政府发起反击,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国人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决心保卫祖国,各路军阀也都放下昔日的仇恨不再内战枪口一致对外。淞沪会战打的相当惨烈,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75万余人,包括老蒋的精锐嫡系中央军 还有各路地方军阀湘军桂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日军海陆空共投入30余万人。二、战争失利掩护撤退战争持续三个月由于武器装备低劣,老蒋指挥不当还有军阀派系太多不好指挥,地方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最终以国军损失30多万日军损失5万多的结果结束战争。在此次战争后期老蒋令88师524团留一个营的人留守四行存库与日军周旋目的。是营造国际舆论的抱到与支持,想取得英法美的支持援助。电影八佰就是以这个背景开拍的八佰壮士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最后撤退至英租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扩展资料
八佰壮士后续1、撤退英租界10月30日,大部队突围成功。掩护任务完成后,谢晋元接到国军统帅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没有想到的是,孤军一进入租界,日军就向租界当局施压。结果这只孤军被英军缴械,被安置在胶州路的一座废弃军营(史称“孤军营”)内,由白俄雇佣兵看守。名义上虽不是战俘,实际上和战俘一样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叹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此时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铁笼子里。2、开办小作坊支援抗战被看押期间,谢晋元教育战士们要不失军人精神,加紧操练随时准备重返战场杀敌。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孤军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球场等生活设施,并且还开办了制皂、织袜、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补贴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援抗战。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孤军营”全体将士破例升起了国旗。此举遭到租界当局和万国商团外籍军队的干涉和围攻。为保卫国旗,战士们赤手空拳与敌肉搏,4人牺牲,100余人受伤。当日下午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为反抗租界当局的暴行,谢晋元发动绝食斗争,最终在上海爱国同胞的积极声援下,租界当局被迫做出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公开道歉。3、日伪策划暗杀了谢晋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日伪企图劝降谢晋元,遂指使汪伪政权的“二号人物”陈公博亲赴“孤军营”劝降,并以伪陆军总司令这样的高官要职相诱。结果谢当面将委任状撕毁,陈公博也被骂得狗血淋头而逃。后来,陈公博并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劝”,谢终不为所动。见谢晋元如此“不识时务”,日伪又策划了对谢晋元的暗杀行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28日,日军突然攻入“孤军营”,将手无寸铁的孤军340余人全部俘获。日军原打算将其改编为伪军,遭到毅然拒绝后,又企图将他们杀害。不过慑于这支军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军最终未敢动手,后将他们分散押解到浙江诸暨、杭州、南京孝陵卫、南洋的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孤军的一部分人在日军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继死去,但活下来的人一直没有停止斗争。例如,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夺取日军的枪械后,加入了当地抗日游击队;1945年日本战败,被押到新几内亚的36名孤军军官将负责看押的日军小队抓了俘虏。4、抗战胜利后抗战胜利后,孤军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沿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为老团长守灵。后来内战爆发,他们不愿卷入内战,遂解散各谋职业,大部分隐姓埋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十分艰苦。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安排工作。但他们在后来的“四清运动”和“文革”动荡中都受到了冲击,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后,余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顾和善待中颐养天年,寿终正寝。2010年12月17日,孤军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以96岁高龄在重庆辞世。如今,谢晋元的四百壮士中仅有92岁的杨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八佰》背后的真实历史情况是怎样的
他们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经过了4天4夜,挡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他们为了打败日军,付出了很多心血,牺牲了很多人,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应该怀念他们。
八佰的真实历史
在“八百壮士”的悲歌背后,是一个觉醒的中国。
从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到淞沪会战中所有中国守军,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民族存亡之际,“中国不会亡”“中国人不可欺”成为所有中国人统一的信念、统一的决心。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在“八百壮士”守仓库的第二天,日军接连几次突袭失败后失去耐心,放话要在三个小时内拿下四行仓库。
在白热化的交战中,中国国民革命军战士陈树生身上捆满手榴弹,从楼上跳下,与日军突袭小队同归于尽,他的遗书只有八个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更有无名战士,只留下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一跃与敌人一起葬身于炮火中。
四行仓库守军的浴血奋战,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在各种身份标签之外,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人。
各个阶层的人,在“隔岸观火”中,被八佰战士的鲜血唤醒藏在灵魂深处的集体意识与家国情怀,开始接力为这场战役献出自己的力量。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03期)
八佰的背景是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不是的
《八佰》是根据真实的史实改编的,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末期,主要讲述了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与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造就了一场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