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的意思: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现在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辅佐皇帝,对下也不能对老百姓有益,都是一些占着官位,不干实事的人。
【示例】: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白吃饭不干活。
【近义词】狗占马槽、不劳而获、一无所能、一无所长、饱食终日、备位充数、文恬武嬉
【反义词】克勤克俭、避让贤路、分秒必争
扩展资料
1、尸位素餐的近义词
不劳而获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你说奢求的事情,是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2、尸位素餐的反义词
克勤克俭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自】:西汉·伏生《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既能勤劳的对于国家,又能节俭的对于家庭。
【示例】:越是时局不好,越要克勤克俭地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食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是汉语成语,读音是shī wèi sù cān,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尸,这个字,原来是象形文字,就像是一个人坐着的样子。后来,在“尸”字下面加了个“死”字,用来表达死去人的躯体。所以说“尸位”的意思,就是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用来指代职位。
出自《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译文:现在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亡以增加人民,都“尸位素餐”。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不劳而获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自】:《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译文:所求于近,所以不劳而实现的。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2、饱食终日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译文:整天吃饱,不用心,难啊!
【示例】: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3、坐收渔利
【解释】: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文: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合而拑他的嘴。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把它们都抓住了他。
4、坐享其成
【解释】: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出自】: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译文:想让别人去干大事,那些坐享其成,一定误公事。
【示例】: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尸位素餐 于心不安 是什么意思
[ shī wèi sù cān ]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 处
《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释义:
shī wèi sù cān
【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示例】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直有“~”之嫌,心里很觉得不安。(邹韬奋《经历・临时的组织》)
【拼音码】swsc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hold down a job without doing a stroke of work
【故事】汉成帝登基后任命他的老师张禹为丞相,官员们不服这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学问高深的朱云直接面谏汉成帝,要求诛杀不能为百姓谋福利而尸位素餐的张禹,汉成帝恼羞成怒要杀朱云。大臣辛庆忌力保朱云,汉成帝才赦免了他的死罪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典故: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 《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例子: 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直有“~”之嫌,心里很觉得不安。(邹韬奋《经历·临时的组织》)
尸位素餐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
「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於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
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
「素餐」也是出於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於是用「素餐」来比喻
无功食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
於「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裹:「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
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这样说
,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处,也应该详细知道。
一般机关、社团、商店的冗员,凭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关系,??知道每月按
期领取薪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
」。此外,一般工作能力很差的人,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但事情总
是做不好,毫无成积可言,这种人能够保持职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
藉着特殊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尸位素餐」。又如某人向朋友说,自己本来没
有甚麽本领,幸蒙东主的照顾,得到解决生活,但自己「尸位素餐」,良心上
也有点内疚。这样说,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
参考资料: “尸位素餐”具体如何解释?出自何处?
尸位素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