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古诗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扩展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
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大全:
1、诗词库:按朝代划分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现当代》。
2、诗集库:《李白诗全集》(共25卷)、《王维诗全集》(共10卷)、《杜甫诗全集》(共13卷)、《唐宋名家词选》(共25卷)、《唐诗三百首》(共8卷)、唐五代诗选》(共2卷)、《南北朝诗选》(共6卷)、《宋诗一百首》(共3卷)。
先秦歌谣选》(共3卷)、先秦《老子》(共3卷)、《宋玉诗赋选》、《汉代诗歌》(共4卷)、《屈原全集》(共4卷)、《魏晋诗选》(共3卷)、《千家诗》(共4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共135卷)。
3、全唐诗库:收录传世恢弘巨制:《全唐诗》(唐代诗人2500余家的诗作45000余首,共900卷)。
4、全宋诗库:《全宋诗》(全书共辑两宋诗人约9000余家)。
5、全宋词库:《全宋词》(全书共辑两宋词人1330余家,词作约20000首。)。
6、全金元词库:《全金元词》(共收录金元词人280余家,词作7000余首。)。
扩展资料:
诗汇库:《乐府诗集》(上、下共100卷)、《金元明清诗选》(共8卷)、清诗汇《晚晴簃诗汇》(全书共计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共200卷。)、明诗《列朝诗集》(选录明代278年间的诗作,共80卷,入选诗人1600余家。)。
《元人小令选》(共2卷)、《元诗别裁集》(此书共8卷,附补遗1卷,共收录古、近体诗600多首,共100多人。)。
《郭璞诗全集》(共7卷)、《李贺诗全集》(共3卷)、《明清词选》、《金元明清诗选》、《毛泽东诗词全集》(共5卷)、《鲁迅旧体诗选》(共3卷)、弘一《李叔同诗选》(共2卷)、《北岛诗选》(共6卷)。
《穆旦诗全集》(共7卷)、《痖弦诗选》(共2卷)、《陈敬容诗选》(共2卷)、《清诗别裁集》(共32卷)、《玉台新咏集》(共12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文化大全库
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体包括:
1、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2、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
3、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4、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如《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6、中华诗词: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京戏脸谱|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
8、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故宫。
9、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
10、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11、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
12、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
13、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
我的 公~ 众、 号:传统文化智慧。愿有幸得到您的关、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每天分享精粹传统文化视频、文章,感恩!🙏🙏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
1、四书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五经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3、六艺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4、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5、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文化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渊源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体都包括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主要特征如下: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即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即高深莫测。
4、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儒家、佛家、道家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传统文化的分类举例:
1、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与佛寺、钟楼庙宇、亭台楼阁、民宅、佛塔。
2、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3、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小说。
4、诸子百家:道家、法家、儒家、纵横家、阴阳家、墨家。
5、动物植物:东北虎、金钱豹、丹顶鹤、中华草龟、大熊猫、中华鲟等;: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等。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知识面。
2、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3、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思想深度和广度。
4、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分与其它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