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风筝制作
怎么做小风筝
1、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分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 2、将竹篾贴在纸上,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分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4、骨架一般用竹子做,把竹子片成细条,长度视风筝大小而定。中轴比横轴长一些,中轴一根和横轴三根排成王字型,中轴后面适当伸出,以做尾巴,横轴中间的一根比其它两根长一些,然后用结实质轻的棉线把王字扎紧。 5、糊纸,根据个人喜好裁出风筝形状,画上喜爱的图案,用胶水或其它粘剂粘上,系上线轴即可。 风筝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 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盒,便于保存和携带,放飞时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动,如“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双目能转动,利爪能屈伸,鸟禽状风筝可以展开翅翼奋飞云间,金鱼状风筝可以摇头摆尾地缓缓游动,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宫灯、花篮等立体状的风筝。 工艺特色 风筝制作工艺聚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绘等环节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裱糊除用绫、绢外,一般常用坚韧受风的绵纸。彩绘在风筝制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绘精巧的风筝已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如何做小风筝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根据自己的爱好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比如蜻蜓状、蝴蝶状。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但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因为附件太多了会使风筝飞翔失衡。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 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 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於绢造的风坑之内,今风 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於上.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 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忍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杆则用大竹升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 纸刀 做风筝的材料:竹篾,纱纸条,马拉纸 1) 这种四方形的风筝,现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风筝的骨架,单单用两支组成非常简单. 3) 做法虽然简单,可是样子的变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东西. 做法: 1. 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 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吋,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著,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骨架一般用竹子做,把竹子片成细条,长度视风筝大小而定,但是应该削得很薄比较好,中轴比横轴长一些,中轴一根和横轴三根排成"王"字型,中轴后面适当伸出,以做尾巴,横轴中间的一根比其它两根长一些,然后用结实质轻的棉线把"王"字扎紧; 第二步糊纸,根据个人喜好裁出风筝形状,画上喜爱的图案,用胶水或其它粘剂粘上,系上线轴就OK. 要注意骨架要轻巧,还有骨架以及整个风筝的对称,两边重量相当,飞的时候才不会摇晃. 祝你成功!
如何手工制作凤凰风筝
风筝的制作方法之材料 风筝制作前首先要设计好风筝的造型,是想做个蝴蝶造型的,还是蜈蚣造型,或是老鹰造型等等。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造型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很薄的竹片骨架,浆糊或胶水,笔和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老鹰风筝制作方法和具体步骤吧! 风筝的制作方法之步骤一 风筝制作的第一步是制作骨架,取一根长为1200mm的竹条,去失竹黄后削成中心宽×厚=3×3mm,两头2×1.2mm,做成上膀条。取两根320mm长的竹条,去失竹黄后,各削成2.2×2.2mm,做斜条用。削一根390mm长,3×3mm的竹条,幼儿园教育随笔做中央条用。削两根10×3×3mm为头条,1根14×3×3mm为尾条。用棉线扎各竹条贯穿连接处,用502胶滴牢。 风筝的制作方法之步骤二 风筝制作的第二步是制作风筝的衣服,也就是裱糊,用市场上买菜的塑料袋裱糊,用401胶或修建胶将按图中虚线所示的外形裁剪的塑料袋糊在骨架上。然后是考验绘画能力的时候了,画图,用暗号笔绘在绷好的塑料袋上画鹰的图样。 风筝的制作方法的最后一步是拴提线。上提线长40cm阁下,两头拴在头条与上膀条衔接处,下提线一端拴在上提线中央,一端拴在斜条与中央条贯穿连接处。这样我们的老鹰风筝就大功告成了,找个风和日丽的时候去亲自放放自己做的风筝吧!风筝制作的图案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多多发挥想象力哦!
自己手工制作风筝,采用什么纸做比较好?
报纸。塑料纸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