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我不相信》具体内容。
《我不相信》(《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扩展资料
诗歌赏析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这首诗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复杂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抒情结构上,体现出“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变化,语言冷峻、充满理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回答
北岛《回答》那句我不相信表达什么意思?
我不相信这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世界不美好事物的反抗和不满,是一种进取的精神。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像老子说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没有进取心,那么世界就无法前进发展了,只有有一批人,他们不相信,不相信现在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世界,所以他们质疑,他们寻找,他们研究,他们甚至疯魔,为的就是寻找真理。
北岛的《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第一个“我不相信”,天也许是灰色、黑色的
第二个“我不相信”,回声也许已经变了
第三个“我不相信”,梦想也会变成现实
等四个“我不相信”,死有价值
表达对社会的一种质疑、思考、痛苦,和对人生的执着
北岛《回答》 赏析
四个“我不相信”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末两句中诗人从历史的维度来表明自己不屈的决心。
《回答》是诗人北岛1976年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它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首诗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复杂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抒情结构上,体现出“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变化,语言冷峻、充满理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回答》创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此时的诗人在地下进行着诗歌创作,和一些朋友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回答》是对诗人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那个荒谬、罪恶现实社会进行披露、怀疑和挑战。
作品赏析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带有明确意义指向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
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诗歌的主题是对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理想生活的渴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答
哪里有北岛的诗《我不相信》的朗诵配乐,急
推荐这首……
Hans Zimmer-Tennessee
试听:
如何理解食指在1968年“相信未来”,而北岛在1976年“...
这是那个时期人们对未来迷茫的一种反映,你可以看一下《舒婷的诗》,舒婷也是那个时期的诗人,个人觉得她的诗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