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是著名的音乐人,小编一直都觉得高晓松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但是在看了《奇葩说》之后,小编彻底改变了对他的印象,高晓松有一个显赫家世,那么,高晓松为什么不提父亲呢?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19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干了几个月后,去成都拍一个规模特别大的糖烟酒交易会的纪录片,我和三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商量先找些广告拍拍。
”一天晚上,在卡拉OK厅,他们碰到了河南一家葡萄酒厂的人,“我给编了个广告语:‘想活九十九,常饮某葡萄酒’。我们一咬牙说8000,厂长二话不说,给了1.6万,拍两个!当时高晓松的工资才200元,公务员工资才72元,四个人拿着1.6万元,像犯了罪一样。
平生第一次赚那么多!后来高晓松买了辆车,林肯,老狼要去跟女孩约会,高晓松就载他去,跟女孩见面后,老狼就说:“这我司机,小高!”广告公司坚持了两年,1994年他关掉了公司,高晓松正式在音乐上花起了心思。他和老狼、沈庆几个当年校园民谣的中坚分子,决定要把作品集合起来出一张合辑,于是到处找唱片公司。
高晓松说:“老狼的妈妈是文工团里的,老狼要去当歌手,他妈妈极力反对,认为儿子没这本事,说他们团里那么多歌手,老狼那嗓子要真能唱早唱了,但半年后有演出找到老狼,他妈妈的话锋已经改了,说3万元肯定不去,起码也4万……”关于他和第一任妻子沈欢的相识,颇具戏剧性:沈欢与高晓松相识在1999年,1999年的7月3日晚,驾着自己的车在街上闲逛的高晓松,在对外经贸大学的门口见到了沈欢,并一见钟情。当时的高晓松,一切都为沈欢着想,那时候,他在拍电影《那时花开》,片子的女主角原本叫“琛子”,高晓松最后改成了“欢子”,而两人的结婚典礼也是在沈欢的家乡常州举行的。
网上有传闻称他和妻子是在美国认识的,当时女孩才刚大学毕业,两人一次在机场邂逅,迅速发展起来,对于这个说法,高晓松予以全盘否定,究竟实情如何?他还是不愿透露,只说:“如果我是艺人,或许有义务公布个人生活,但我只是个幕后工作者,没有义务把这些私生活跟外界交待。”不少人认为,四十多岁的高晓松娶了个比自己年龄小一半的妻子,多少会有代沟,但高晓松并不这么认为,“即使是同一代人,性格上也有差异,差异是人的问题。
高晓松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来证明夫妻之间的和谐,他认为老婆的年轻反而是他们相互融洽的关键,“她跟我一起的时候还很年轻,甚至还没进入社会,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
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演员高晓松的年龄
高晓松年龄:
47周岁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高晓松第一段婚姻3年,第二段5年,为何会这样短暂?
高晓松不仅是个词曲创作者,音乐家、导演,还是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可以说,在当今算得上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名人,但他的感情生活却很失败,两段婚姻短暂地令我无法相信,究竟问题出在哪呢?我想大概是这样子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此在五年后离婚,幸福总是来得太晚,走得太快,想捉也捉不住,即使双方有孩子相伴,但因为在一起的生活都不快乐,选择选择放手,结束婚姻了。
我想高晓松这段婚姻那么短暂,是由于和徐粲金的年龄差距太大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吧,两人想法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是互相折磨,所以选择放过彼此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吧。